翔龙刀:杀人于无声,刀锋锐利,像一条飞翔的巨龙
成足谢联五牛队今年的第一个客场输给了北京宏登,队员们都很沮丧,有一个人的心情却很复杂,兴奋而又难受。他就是在那场比赛中攻入球队惟一进球的李勇。那场比赛没有电视转播,球迷们对李勇的进球可能都没什么印象,记者在现场见证了李勇加盟球队后的这个首粒进球。中路包抄门前,在对方三名后位的夹击中杀出,抢到队友的边路传中球,轻
盈地推射入网……
踢球缘于巧克力
李勇的家在沈阳,他的父亲是以前辽宁省足球队的队员,在踢球的时候还小有名气。李勇却没有受到父亲的影响,从小对足球就不感兴趣。可李勇的父亲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学踢球,连哄带骗,总算让李勇答应学踢球。“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吃巧克力,我爸爸就给我许愿,每学踢一次球,就给我买一块巧克力。”李勇笑言自己是被嘴馋给“害”了,“其实我爸爸也就给我买了一个月的巧克力,后来我自己开始喜欢上踢球,不买巧克力我也会去练习。”
李勇从7岁开始跟着父亲练基本功,直到10岁才进入正规的足球学校训练。“我当时去的那个队正好是辽宁省的少儿队,带我们的教练就是王洪礼,王新欣、徐亮都是我们那一拨的队友。”李勇很直率,“王新欣和徐亮在我们那拨队员里,一直都特别突出,所以在2001年我们这支辽宁青年队被
辽足收购后,他俩就直接被辽足选过去,而我们剩下这些队员只能打当时的甲B。”谈到儿时队友的成就,在李勇言语中感觉不到丝毫的嫉妒。
双重性格动静相宜
看到温江基地李勇的寝室,很难想像这是球员的宿舍,因为不仅仅是整洁,而是干净得有些夸张。球鞋整齐地摆放在门边,写字台上的书本、杂志规整地分类放置,窗边的小圆桌上放着两个擦得透亮的茶杯……李勇很爱干净,虽然基地的服务员会定期打扫房间,但他更习惯每天做清洁。球队周末放假,李勇不喜欢出去逛街,他喜欢呆在寝室,“有时候上网看看新闻,有时候把所有的球鞋拿出来擦一遍,反正总要给自己找点事儿做。”李勇说,这样的习惯可能是从小养成的。
从14岁进入辽宁省少年队开始,李勇就一直跟队训练,只能在周末回家。没有家人可以依赖,李勇就学着自己洗衣服,“训练服、外套什么的,我都自己用手洗。直到现在我还这样做,都已经习惯了。”李勇说,当年学踢球吃了不少苦,“大冬天,我们就在雪地里训练,练完以后脚和鞋都冻到一块儿,还不能马上到暖气旁边烤,得在休息室里坐上十几分钟等冰
自然化掉。练得苦就知道更要练好,这可能也是东北球员比较容易出成绩的原因吧。”
李勇说自己有双重性格,独处的时候喜欢安静,但和队友们在一起又很开朗、活泼。“放假队友们一块儿出去玩儿,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唱唱歌。”李勇用了一句地道的东北话来形容自己的唱歌水平“那是相当的可以”,“刘德华、王力宏、周杰伦,流行的歌我都唱,我还会东北二人转,京剧也能哼上一两段。”80年代后出生的李勇也算是新新人类,却有如此传统的爱好,李勇说是从小受的熏陶,“我这是沈阳式的
幽默,我们那边的人都喜欢听二人转,我是从小听着这个长大的,觉得特别有意思,有机会一定要在队里表演一回。”
加盟成足怀抱感激
加盟成足,是李勇自己找着过来的。李勇觉得自己与成足其实挺有缘分,“2002年,我第一次打甲B,我在葫芦岛队的第一个主场就是打当时的成都五牛队,那场比赛我进了两个球,葫芦岛队2:1赢了。”那两个球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进的,李勇已经记不清楚,但他深信与成足的缘分就是从那时候开始。2003年葫芦岛队被卖给南京有有,李勇也随队到了南京,在那儿呆了两年之后,因为南京队着力打造自己的本土球员,队中的辽宁队员有些受排挤,“我虽然还能打上球,但是看着原来的队友一个个都离去,心里挺难过的。2005赛季的比赛都开始3轮以
后,我跟俱乐部提出来要离开。”就那样,去年一年李勇没有打比赛,“离开的时候就想过不再踢球,但回家呆了半年,觉得自己放不下,又回到南京跟着球队训练。”
虽然回到南京有有训练,但李勇知道要留下肯定不可能,于是他在2005赛季末选择转会。当李勇得知成足要签下自己的时候,能表达的只有“感激”两个字,“这里踢球的环境很好,适合想要好好踢球的人。”联赛打了10轮过后,李勇只打了两场比赛,却有一粒进球。“我是东北球员,但我的身体并不强壮,我属于靠头脑和意识打球的队员,有点像李金羽,不过我比他差远了。”进了第一个球以后,李勇说自己当时长舒了一口气,“算是给俱乐部的见面礼吧,我不能辜负了教练对我的信任。”作为前锋,职责就是进球,李勇想的却不是这样,“我会努力争取进球,但我进不进球不重要,我只想球队好。”